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话金庸群侠传

第二卷 纵横江湖 第六十章 鸠摩智惨败,我落井下石(1)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夜,很静,很静。

    惟有窗外那一抹羞涩的月光,透过纱窗,如仙女温柔的玉手,轻搭在我的脸上。

    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是睡不着。因为白天无意偷看到的‘六脉神剑’谱,此时却是根深蒂固,紧紧的记在我的心中。

    “练,还是不练。”我心里无数次的重复着这句话,如果练,感觉如果被人知道我偷学武功,固然是不好。不练,回想起那剑谱中精妙了经脉图,又有些舍不得的感觉。

    “还是练吧!只要我不用,就不会有人知道了。到要看看,如果练成,到底这‘六脉神剑’能有多大威力,能胜过‘太极剑’和‘独孤九剑’吗?”

    最终,我还是忍不住爬了起来,静下心来,从脑海中搜寻所记住的剑谱,从太阴肺经开始练起,穴走洛门、海嗜、元门直至少商,当内力按照图中所学位走至终,只感觉内力有一种要破指而出的感觉。练完太阴肺经,我便依次修炼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阳明胃经、少阳三焦经。直练到少阳三焦经时,真气自丹田而至肩臂诸穴,同清冷渊而到肘弯中的天井,更下而至四渎、三阳络、会宗、外关、阳池、中渚、注液门,凝聚真气,自无名指的‘关冲’穴中射出,竟是把对面的石壁射出一个指头大小的洞。

    晕,这‘六脉神剑’也太简单了吧!貌似只有内力到达要求,按照图中走穴,便能出剑气伤人了。

    ……

    早晨的空气永远都是最新鲜的,练了一晚上的‘六脉神剑’,人到也不感觉很累,见外面天色渐白,便独自来到院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找了个石磴坐了一会,忽见不远处走来一个小沙弥,其身后还跟着一个人,定眼看去,竟是大理王子,段誉。

    “多谢武少侠的救命之恩。”段誉一走过来,便深深的对我作揖。

    我连忙托起他,道:“小事,小事。”

    段誉傻笑道:“我的命对武少侠来说是小事,对我来说,那就是大事了,呵呵!”

    “呃!对了,你去过无量山洞,对吧!”

    段誉诧异的看了我一眼,道:“这秘密我没有对人提及过,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你就别管了,不知道你吸了那些人的内力,体内真气竟是如此深厚。”

    段誉似乎不解我话中之意,过了好一会,想必是记起了什么,表情一喜,顿时又沉了下来,道:“其实我也不想的,是他们打我,还要杀我,我才无意吸了他们的内力。”

    “那到底是那些人呢?”

    段誉摇了摇头,呆呆的道:“不记得,有好多好多。”

    靠!还真是个痴儿,根本就是个呆子嘛!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寥寥说上几句废话,然后教‘北冥神功’中的吐纳之法,找了个借口,就先行离开了。

    用过早餐后,阳光普照大地,四处生机勃勃。

    大理天龙寺大雄宝殿中,枯荣、一灯等六人应该是练好了六脉神剑剑阵,此时大门已是敞开,几人走了出来。

    枯荣道:“我们先去吃东西,我想,那大轮明王在今日午时前,就会前来,大家要随时做好准备。”

    五人头后,便随着枯荣进了膳堂吃饭。

    大约在上午十一钟的样子,枯荣、一灯等六人在用过早饭后,就一直在大殿内打坐到现在,而我闲来无事,但要抓鸠摩智又不能先走,只得陪着这些秃头打坐,以看观武的名义留在这。

    我刚静下心来,忽然想到王重阳传我的那本‘九阴真经’,虽然看了几便,却是没时间学,心想不妨趁现在有时间,先练练心法。

    正准备练,忽的门外窜进一小沙弥,模样甚是慌张,一进门就跪在六人面前,上气不接下气的道:“禀几位师祖,那、那大轮明王已经在寺外了。”

    这小沙弥的话音刚落,寺外顿时便传来一声朗喝:“吐蕃大轮明王鸠摩智,前来拜会。”

    说话之人,正是鸠摩智,估计也只有他,才有这般内力,不刚不柔不浅不深的将自己的话语传便方圆几里地。乍一看,他的排场到还不小,来者均有二三十人,个个打扮怪异,有的撒花,有的抬轿,敲锣打鼓长号短笛一个不缺,鸠摩智一声佛袍袈身,合十双手,身态挺拔的站在八台无大轿之上,样子到挺神气。他本是一个人来,照这样看,他是早有安排。

    枯荣看也不看外面一眼,定神定力的坐在原地,动也不动,“你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五人同声喊道,枯荣了头,也就没有再说话。

    “小僧鸠摩智,参见各位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

    鸠摩智从轿子上飞身而下,缓步走进大雄宝殿,怪异的笑了一笑,然后对枯荣等人合十行礼。

    枯荣大师却心中一惊道:“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他一见在面便道破了我所参枯禅的来历。明王远来,老衲未出远迎。明王慈悲。”

    本因乃方丈,当即站起身来,还礼道:“大师多礼了,大师请坐,不知大师亲临我寺,有何指教。”

    鸠摩智坐下,合什双手,道:“佛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小僧根哭鲁钝,未能参透爱憎生死。小僧生平有一知交,是姑苏人氏,复姓慕容易,单名一个‘博’字。昔年小僧与彼邂逅相逢,讲武论剑。这位慕容先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小僧得彼指数日,生平疑义,颇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赠上乘武学秘笈,深恩厚德,无敢或忘。不意大英雄天不假年,慕容易先生西归极乐。小僧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众长老慈悲。”

    本因方丈道:“明王与慕容先生相交一场,即是因缘,缘分既尽,何必强求?慕容先生往生极乐,莲池礼佛,于人间武学,岂再措意?明王此举,不嫌蛇足么?”

    鸠摩智道:“方丈指,确为至理。只是小僧生性痴顽,闭关四十日,始终难断思念良友之情。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深信大理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

    本因道:“敝寺僻处南疆,得蒙慕容先生推爱,实感荣宠。但不知当年慕容先生何不亲来求借剑经一观?”

    鸠摩智长叹一声,惨然色变,默然半晌,才道:“慕容先生情知此经是贵寺镇刹之宝,坦然求观,定不蒙允。他道大理段氏贵为帝皇,不忘昔年江湖义气,仁惠爱民,泽被苍生,他也不便出之于偷盗强取。”

    本因谢道:“多承慕容先生夸奖。既然慕容先生很瞧得起大理段氏,明王是他好友,须当体念慕容先生的遗意。”

    鸠摩智道:“只是那日小僧曾夸口言道:‘小僧是吐蕃国师,于大理段氏无亲无故,吐蕃大理两国,亦无亲厚邦交。慕容先生既不便亲取,由小僧代劳便是。’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无悔。小僧对慕容先生既有此约,决计不能食言。”说着双手轻轻击了三掌。门外两名汉子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进来,放在地下。鸠摩智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只见里面是一只灿然生光的黄金小箱。鸠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

    见鸠摩智揭开金箱箱盖,取出来的竟是三本旧册。他随手翻动,本因等瞥眼瞧去,见册中有图有文,都是原墨所书。鸠摩智凝视着这三本书,忽然间泪水滴滴而下,溅湿衣襟,神情哀切,悲不自胜。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