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争霸之刘禅复蜀传

第四章 江流之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爆竹一声辞旧岁,欢天喜地过大年。龙腾小说 ltxsba.com

    在春节饮完椒柏酒、屠苏酒,吃完五辛盘、胶牙饧再至元宵喝豆粥,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才算真正过去。

    其间,刘禅又到过刘备府第几次,可是鉴于刘禅已经过了十六岁且母亲早已去世,故而没有在府中过夜,只是在府中盘桓几个时辰,与刘备说些家常的话,便告辞而出。

    元宵节过后,刘禅拜别刘备、诸葛亮和成都文武官员,启程前往江州。

    江州原名巴郡,位于涪陵与江阳之间,是连接益州与荆州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两州之间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从这里赴成都也就十天的路程,若是快马加鞭,三天即到。将刘禅派遣到这里,一方面是鉴于此地的重要性,需要一个亲近的人来把守;另一方面,也是诸葛亮的意思:离成都近一些,天气变化也可以及时知道。

    江州下属巴郡、江流、曹县、平阳四县,其中巴郡、平阳为原来的所属的县城,而江流、曹县则是刘备攻取成都自领益州牧后划分入江州。

    为了能够全面的了解自己辖地内的情况,刘禅在出了成都三十里后,就与军士分开,带领郭淮、崔桓、阮清、杨宋及李郁等五铁卫共十人先行出发,而留下卫继、邓艾、阮诸三人带领其他兵士慢慢向巴郡县城前进。

    不几日,刘禅等人来到江州南侧的江流,这里临近牂牁,县内以粟、水稻为主要农作物,虽然地域广阔,但是由于贴近南方,收粮时经常会受到南方零陵蛮族的骚扰,刘备又因为军备紧张,不能将这一带的蛮族肃清,军民逐渐退缩至平阳之侧,以至于在江州郡拥有最大的土地却是整个江州郡中人口、耕地、税收最少的一县。

    自从进入江流境内后,刘禅一路看来,处处残垣断壁,田野荒芜,往往几十里内没有一处人家。偶尔遇到一两个农户,也是个个面黄肌瘦,衣不遮体,让刘禅看了着实心寒。

    不一日,来到江流县城,远远望去,城墙高不过三丈,城围极窄且有多处破损。来到城门边,一条宽不过一丈的勉强能够称为护城河的溪水环绕城池,溪水澄清透绿,为这个经常惨遭蹂躏的城市增添了一丝光彩。

    将入城税交付给门口两个面黄肌瘦但看上去精神还不错的城卫,刘禅等十人进入了江流县城。

    随着稀稀落落的人群,刘禅在城内逡巡。整个县城总共三条大街,均东西排列,说是大街,每条街巷总共不过百米来长,从街巷的一头可以望到另一头,地上的青石板已经年久失修,断裂破损的还算是保存完好的,部分青石板已经碎裂并风化称为粉末,早已经辨不出原来的样子。整个县城虽然酒馆、客栈、布行、铁匠铺、花楼一应俱全,但是怎么看也不似一个县城应有的模样。

    刘禅一路紧皱眉头,跟随着的郭淮等人更是不言不语,一行十人来到县衙门前,将刘禅的名刺和公文交付给门房转给县丞。

    江流县丞刘启也是汉朝宗族,自曾祖父没落后就一直维持着小康之家,虽然穷困却一直以书香门第自居,教育极为严格,而刘启也自小饱读诗书,胸怀天下。三年前,因为举荐被刘璋任用为江流县丞,本来以为可以大展宏图的他来到了这个南蛮之地,却发现自己文不能服众,武不能举兵,反而在零陵蛮族的逼迫下举步维艰,最终只能恪守县城无力发展。这对于这个只有二十七岁而又胸怀大志、满腹经纶的年轻人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经历了三年的艰难经营,残存在县城的人们在刘启的带领下已经能够基本自给自足,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刘启累次向先后占据益州的刘璋、刘备求助,但是却渺无音讯。

    此时看到刘禅的名刺和公文,已经变得有些憔悴和圆滑的刘启立刻从中嗅到了一丝若隐若现的气味。

    未来的及换上官袍,身着粗布棉袍的刘启三步并作两步的向外赶去。

    来到府衙门前,只见一个身着青衣的年轻人背对着门负手而立,身边的其余人皆身着玄色长袍,个个身材魁梧,神情彪悍。

    看到如此情景,刘启哪能还不知机,小步趋上前去,一撩布袍,下跪拜道:“江流县丞刘启参见郡守大人。”

    “起来吧。”

    刘启站起身来,抬头望去:一个年方十八九岁黑瘦但却精干的少年如青松般矗立在瑟瑟寒风中,似刀刮般凛冽并夹杂着颗颗不知是雪球还是寒雹的冷风对他丝毫没有任何的影响,那挺拔的身姿犹如一柄傲世神兵直插云霄。

    让刘启更加难忘的是那一双眼睛,那瞳孔中微带暗黄的颜色与他炯炯有神的眼睛没有任何冲突,反而有种蕴含天地至理的和谐,望向他时,刘启如同感觉到一股清冽纯正的能量通过自己的眼睛深入到心田,自己的一切似乎都在这一瞥中被他看得通通透透。

    刘禅也在望向刘启。

    一路上人们生活的艰难、房屋的破旧不堪以及这里没有丝毫的商业气息让他这个曾在二十一世纪幸福生活的人不禁感到无比的震怒和不解,就在刚才刘禅还想将这个不负责任的县丞先斩后奏,以儆效尤。但是当他看到这个年纪虽然只有二十七岁但却已经有一半白发爬在了他的头上,为了经营城市呕心沥血而致使原本英俊年轻的脸庞上过早的出现了老态的县丞,刘禅无语了,站在眼前这个穿着打着补丁粗布棉袍的县丞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混蛋,反而是一个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城市的发展呕心沥血的功臣!

    慢慢的从刘启身边走过,刘禅轻轻的对他说:“外边凉,到里面说话吧。”

    来到外堂,看着屋内破损的漆迹和书案上厚厚的书籍,摇摇手拒绝了衙役送上的蒲团,刘禅就那么跪坐在席上,向刘启发问道:“刘公可否向我说说江流县的情况?”

    刘启招呼衙役将堂内的暖盆内又加了几块木柴,说道:“江流位于江州之南,方圆约四百七十里,现有人口约二万五千人,以耕种为主,无其他产业,人民生活困苦,与江州其他三县如同天地之别。”

    “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有三,一是本县疆土靠近牂牁,而牂牁虽为我益州之地,但境内均为蛮夷之民,不服教化,亦无土地从事耕种,一到产粮时节,便伪装成为盗贼劫粮夺物。原本江流属大县,土质亦好,年内一种而两获,然为此故,境内之民不堪其扰,渐渐向北迁移,甚至移往别县居住生产。二是水利问题,虽有河道经过我县,雨水亦算充沛,但每逢夏季多雨时节,河洪常常爆发,淹没良田,使人民疲于奔命;三是本县无其他特产,唯耕种养活众人,加之地处益州最南,客商无往来之途径,货品流通极少,久而久之,经济越来越萎缩,最终无人前来经商。”

    根据刘禅一路看来的情况,知道刘启所言非虚,故而问道:“可曾将这些事情据实向州牧举报?”

    刘启对道:“先后曾向刘璋和州牧大人发过文书,但是皆因此地偏僻,况且如今连年动乱,朝廷实在是无可用之兵,故而推延至今。”

    刘禅头,突然问道:“县丞俸禄几何?”

    刘启有些纳闷,但仍然据实回答:“月奉十两,均由县内自筹而来,因本县贫困已久,人民生活尚且不能保证,启亦不敢独贪钱财。”

    刘禅又问:“县丞家眷何在?”

    刘启实在是跟不上刘禅的跳跃性思维,只能就事论事的答道:“因此地偏僻穷荒,启怕父母前来反而受苦,故而将其留于家中,未曾跟随前来。”

    “可有妻儿?”刘禅步步紧逼,

    “未曾娶妻,”说道这里,刘启也不禁激动起来,“启身为一县之主,现人民生活困苦,身为县丞不能为民解忧,使所属之民饱食暖衣,哪里还有心思娶妻纳妾!”

    刘禅头,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身为县丞,必定饱读诗书,现又对江流情况了解如此之深,为何不想办法解决呢?”

    刘启摇摇头,说道:“我也曾想过应对之法,但却因为如今的现状,不能得以实施。”

    “哦?”刘禅来了兴趣,问道:“那你就说给我听听?”

    刘启道:“解决的方法主要有四条:一是建立充实军队,在江流与牂牁之间以为屏障,保证江流县不受骚扰;二是招纳农民,开垦荒地,凭借着江流肥沃的土地,种植农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前者使人民温饱,后者使人民富裕;三是延请高人设计水利工程,使江流县内无洪涝灾害,保证农民生产;四是建立商队和商行,通行商路,将外地的物品和本地的特产流通起来,形成良好的销售网路,这也是增加人民收入和城市繁荣的必要条件。”

    不知是否已经成为习惯性的动作,刘启又摇摇头,说道:“其实这四条互为根本,相依而存,如若其中一条不能实现,其余的就是空谈。”

    刘禅摇摇手说道:“你应对的方法不错,而且切合江流的实际,其实我认为,这四条措施具体实施起来也会存在着许多问题。”

    刘启不由愕然,向刘禅请教道:“还请郡守大人指。”

    刘禅微微一笑,道:“首先,招纳农民,开垦荒地这一条,各县均有良田可以耕种,况且治安又比这里强上不少,人们不会舍弃自己原本的家园来到这里重新开始,这样岂不是舍易取难吗?”

    看着刘启若有所思的头,刘禅继续说道:“第二,充实军队,建立防线。没有足够的人来耕种、生产、生活,必然不会有充足的兵员,即便是从其他县内召集、调拨兵士,江流也没有足够的粮草来保证士兵的伙食。第三,江流以耕种为主,并没有其他特别的产业或者是特产,就算勉强建立商路,估计也只是一个耀人眼睛的幌子,时间一长,不但商路断绝,反而会使江流经济受到损害。”说完,目光炯炯的看向刘启。

    听完刘禅的这一段分析,刘启不禁汗流浃背,原本在这里辛勤躬耕了三年,自认为对江流县的情况已经烂透于心,自己所做的这四条建议也是经过了反复的思量,却没有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郡守大人一来到这里便能够根据自己总结的建议提出其中致命的缺,刘启不禁对这个年轻的郡守大人起了钦佩之心。

    整理一下棉袍,刘启恭敬的向刘禅问道:“不知郡守大人可有良策?还望大人体恤百姓,给启予以指教。”

    刘禅双手一摊,说道:“暂无良策。”

    刘启有傻眼,这——这位大人看着如此聪明,分析又如此透彻,怎么到头来却这样?

    看着刘启傻傻的样子,郭淮知道刘禅又在向刘启开玩笑了,因为刘禅在玩的是文字游戏,所谓“暂无良策”并不是指没有办法,而是指办法暂时无法施行,看着这个为民躬耕的年轻县令,郭淮不忍心再为难他,于是向刘禅说道:“郡守大人就不要再吊县丞大人的胃口了,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就快说出来吧。”

    “还请郡守大人予以赐教!”一看眼前的郡守大人还真的有办法解决,已经有些心灰意冷的刘启不禁在心中又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刘禅本来想学诸葛亮一样来个神秘莫测的回答,但却让郭淮这个知根知底的二哥撞坏了自己的好事,不由得“哀怨”的瞪了他一眼,那意思是:二哥,我就这么心眼,你知道就算了,不用这么着急捅出来吧?

    看着刘禅“含情脉脉”的眼神,虽然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哆嗦,郭淮还是回瞪了回去:你那小心眼我还不知道?瞪什么瞪,再瞪我就把你吃掉。

    看着郭淮充满“威胁”的眼神,再看看刘启一脸期盼的神情,刘禅只好说道:“此事不用着急,我自有办法处理,但是需要时间来实施这个计划,届时,还要请县丞大人多多加以支持才是啊。”

    刘启喜出望外,连忙说道:“郡守大人吩咐,敢不从命!”

    (小鱼对于三国时期的大体地形还算知道,但是具体到了县、乡一级就不是很清楚了,所以江州的下属县名均为小鱼自编。)

    再次红脸求票。

    ://.qidian.

    起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原创!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