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网 -> 侦探推理 -> 黑色手札

手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手枪是美国史密斯·韦森公司的M500转轮手枪,此枪为0.50英寸口径,即12.7毫米,马格努姆大威力手枪弹,枪口动能3525焦,但它并不是军用手枪,而是用于狩猎大型猎物。更多小说 ltxsba.com

    GLOCK18

    CS中的Glock18手枪

    全称:Glock18CSelectFire

    价格:$400

    产地:奥地利

    制造商:奥地利格洛克有限公司(GlockG.M.B.H.)

    口径:9mmParabel露m

    容弹数:20发

    最大备弹量:120发

    射击距离:N/A

    重量(带弹夹):0.9kg.

    弹重:8grams

    初速度:1132英尺/秒

    枪口动能:475焦耳

    杀伤力:14(单发),42(3发连射)

    装甲修正:0.36

    弹夹更换速度:2.26秒

    特:奥地利格洛克有限公司(GlockG.M.B.H.)由工程师格斯通·格洛克(Gaston·Glock)创立于1963年,坐落于奥地利德意志瓦格拉姆市(Wagram)A-2232豪斯费尔德斯特拉贝大街17号。很多人都认为格洛克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Glock17是世界上最早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手枪(所谓“大量”的定义是至少套筒座这样的大部件是采用工程塑料的),其实世界上第一支大量采用工程塑料的手枪应该是HK公司在1968年设计的VP70冲锋手枪。但事实是,Glock系列手枪所取得的成功是VP70所无法相比的,不到20年时间,Glock手枪已经装备了40多个国家的军队和警丶察,而从9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的枪械制造公司在自动手枪中大量采用工程塑料部件的热潮,也是因为Glock手枪的成功而掀起的。对于Glock大量采用工程塑料作为主要部件最令人质疑的地方就是它的坚固程度和耐用性,一般人总觉得塑料不如金属耐用。事实上,Glock所用的强化塑料有非常好的强度和耐磨能力。使用Glock的军警单位对于它的耐用性很满意,民间的用户也很少抱怨Glock的塑料部件。

    备注:恐怖分子缺省装备,可用武器特别功能键切换成3发连射方式

    CSOL中的Glock18

    装填有20发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的Glock18在射速和射击精度方面相当出色。但是威力较弱,但可以切换至射模式以三连发弥补威力的不足。

    64式手枪

    性能参数:

    口径:7.62mm

    全长:155mm

    重量:560g

    弹容:7发

    64式手枪(64式7.62mm手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手枪,1964年设计定型,1980年生产定型。配备于部队中高级指挥员及公丶安干警,是较理想的单兵自卫武器。

    64式手枪由枪管、套筒、復进簧、套简座、击发机和弹匣六大部分组成。64式手枪的自动方式採用自由枪机式,设有联动击发、空仓挂机、弹匣回闩和弹膛有弹指示等机构;保险机构有安全保险、到位保险、自动保险和射击保险等多种功能。该枪用以杀伤50米内的目标,在25米距离上,能射穿2毫米厚的钢板、7厘米厚的木板、4厘米厚的砖墙、25厘米厚的土层。

    54式手枪简介:

    中国54式7.62毫米手枪是我国仿制前苏联TT1930/1933式手枪的产品,于1954年定型,至今仍装备部队。是我国生产和装备量最大的手枪。

    54式手枪的自动方式采用枪管短后座式;闭锁方式采用枪管摆动式,保险装置为击锤保险,该枪还设有空仓挂机机构。

    使用枪弹:

    中国51式7.62X25毫米手枪弹。

    技术诸元:

    口径:7.62毫米

    全枪长:196毫米

    枪宽:30毫米

    枪高:128.5毫米

    枪管长:116毫米

    全枪重:840克

    瞄准基线长:156毫米

    初速:420-440米/秒

    膛线:4条,右旋

    弹匣容弹量:8发

    平均最大膛压:1850~2100公斤/平方厘米

    初速:420米/秒

    射速:30发/分

    规定寿命:3000发

    射程:50米

    弹匣容量:8发

    附属品

    通条一根。用以擦拭枪膛。平时固定在枪套侧面。

    装护具

    枪套:装枪及备用弹匣。

    枪弹盒:分两格,每格装枪弹20发,共40发。

    背带:便于携带枪套及枪弹盒

    保险带:将手枪系在射手的腰带上,以防手枪丢失。

    备件

    弹匣:一个

    保险装置:

    无手动保险,仅设有机锤半待击保险。

    退弹过程:

    弹匣扣位于握把左侧、扳机后方。卸去弹匣,后拉套筒,退出枪弹,通过抛壳窗检查弹膛,释放套筒,扣动扳机。

    发展历史

    中国的军用手枪的历史也很长,在抗战时期和国共内战除了十几万支毛瑟军用手枪(盒子炮以外),还有一部分美国和苏联援助的手枪,当然也有少量缴获的日丶本垃圾南部手枪(俗称王八盒子)。在抗战时,由于初期和中期国丶军丶火力太弱,毛瑟手枪还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近距离连射武器的不足。

    内战结束后,中国当时的装备可以称得上是万国造。其中步枪口径多达11种,枪弹和枪械种类更是多达数十种。作为一个新建的大国,实现军队武器的制式化和自产化当然是首当其冲的事情。

    之后的朝鲜战争中,勇敢志愿军士兵拿着五花八门的武器和严重不足的弹药,和武装到牙齿的美韩联军血战数年。虽然一度打的美军狼狈溃败,但是因为火力的差异和空军的几乎全无,志愿军遭受的相当大的伤亡。其中就弹药一项,就有日式,苏式,美式,国式等四五个国家的各种弹药,造成后勤方面严重的困难。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有百分之四十的弹药缺口只能通过战前缴获获得,白白牺牲了很多的生命。这些更推动中国武器自产化的发展。

    从1950年到1955年,由于底子薄,中国同时采取进口和仿制2种方式。5年内从苏联共进口和接受枪械90万支和大量的弹药。

    在此同时,中国大陆方面开始逐步仿制苏联的军用武器。其中就包括苏联二战期间的制式手枪。

    1951年,随着前一年中苏条约的签订。中国丶军工系统就开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仿造苏制托卡列夫军用手枪。主要是苏联方面提供全部图纸和提供流水线的全部机床,同时培养一批技术骨干。该枪基本就是托卡列夫手枪的简单仿制,没有任何中国自己创新,所以并不能称得上是中国自产的武器,只能算是中国组装。中国方面取名为51式手枪。

    苏联托卡列夫式手枪是一款很有特色的武器,该枪发射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全长196毫米,空枪重0.85千克,枪管长116毫米,初速420米/秒,使用8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50米。它的威力很大,穿透力很强,而且生产成本很低,是一款很实用的武器。

    它是由苏联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在1930年设计的,是苏军装备的第一支自动装填手枪。托卡列夫参战了残酷的苏德战争,部队对其威力和可靠性的总体评价还是不错的。

    不过客观来说,苏联军队装备大量的冲锋枪(超过500万支),手枪在实战中使用的情况很少,主要是少数坦克手,飞行员和军官在极端情况下自卫使用。所以托卡列夫实战中的成绩自然很一般。

    托卡列夫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类似勃朗宁手枪结构。它的枪管下方有一个铰链环,挂机柄销插在环中。射击后,枪管和套筒首先一起后坐一段自由行程,然后枪管下的铰链环绕挂机柄销向后转动,迫使枪管下移,使枪管上的闭锁突笋脱离套筒上的凹槽。此时枪管和套筒分离,完成开锁。当套筒推枪管复进簧时,枪管下的铰链环又绕挂机柄稍向前转动,使枪管上抬,闭锁突笋进入套筒座凹槽,实现闭锁。

    它的结构紧凑,该枪在吸收勃朗宁手枪优基础上,创新了一套近似模块化的内部设计,包括击锤、阻铁、击锤簧、阻铁费等,使枪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托卡列夫的威力在当时来说,是世界一流的。它的7.62毫米手枪弹是世界上同口径枪弹中威力最大的枪弹,射弹威力大是该枪所以被众多国家仿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51式手枪很快装备部队,并且参加了朝鲜战争。但是中国方面对其反应比较一般,部分士兵和军官认为它就作战性能还不如盒子炮。但是作为自卫武器也足够了,况且它还有体积小,重量轻,威力大的优。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战争的停止让中国方面可以重新完整的实现自己的计划。由于朝鲜战争中国的参战,苏联已经确定中国是他的盟友,随即开始和中国的全面军事合作。

    1953年,苏联专家根据中苏两国的协议大量进入中国,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军事方面专家。

    中国专家和苏联专家详细研究了朝鲜战争中51式手枪的暴露出来的缺进行了改进,同时还考虑了中国士兵的自身特。比如改进了枪托的大小,适应中国士兵较小的手型。

    1954年,手枪正式定型并且大量生产装备部队,取名为54式手枪。该枪是中国建国以后正式装备部队的第一款制式武器。

    54式手枪装备部队以后,参加了中印边界战争和中越边界战争。总体来说,54式手枪还是能够满足这些恶劣环境下的作战需要。它的射程不错,穿透力强,威力大(54手枪发射的51式7.62mm钢芯弹头最大飞行距离1630米,初速高达420米/秒。在25米距离上能射穿3毫米厚的钢板、10厘米厚的木板、6厘米厚的砖墙、35厘米厚的土层),在50米内的距离上能够适应战斗中自卫武器的需要,属于大威力军用手枪,敌人士兵中54式一二枪就足以丧命。能够满足军事实战需要,是54式能够在军方使用长达50年的最大原因,当然价格低廉和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也是重要的原因。1987年54式手枪出厂时的号码已高达35,000,000,足可见其在中国的盛行。

    54式手枪的结构简单又结实,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不容易因为一二次磕碰而损坏!

    虽然不容易损坏,但是实战中54式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卡壳现象,这也是它的一直问题很难更改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代战争中,手枪使用的机会少之又少。最基层的中国丶军官一般不使用手枪,而是普遍背一支AK47。因为实战中,冲锋枪虽然比较重,但是基层军官身体素质一般不比普通战士差,能够负担的了。而且冲锋枪的作战能力比手枪强十倍也不止,危险的战场上基层军官宁可自己多一些安全的保障。至于手枪,基层军官一般不怎么在乎,他们认为反正战争中又会士兵的减员,到时候拿冲锋枪就行了。高山下的花环里面,连长梁三喜和指导员一人拿一挺轻机枪,一人拿一把冲锋枪。

    一般营长以上的军官,还是用手枪的。但是这些人能够开枪的机会就很少了。

    不过,客观来说:54式仿制的苏联托卡列夫手枪早在几十年前就被苏联军方淘汰了。该枪的水平大约保持在二战中的一流水平(还并非一流,中印战争后解丶放丶军反映54式手枪,除可靠性、侵彻力好些外,其他性能都不及勃朗宁手枪)。一款武器用了50年,经历了数次军事科技的重大变革,它的淘汰是必然的。

    一九五四式7.62毫米手枪。54式7.62毫米手枪是我国仿制前苏联TT1930/1933式手枪的产品,于1954年定型,所以命名为五四手枪.至今仍装备部队,是我国生产和装备量最大的手枪。54式手枪的自动方式采用枪管短后座式,闭锁方式采用枪管摆动式,保险装置为击锤保险,该枪还设有空仓挂机机构。简介:本文转载于军械工程学院编辑出版的《枪械教材》,对54式手枪作了比较详细、全面的介绍。54式手枪目前广泛装备于我军营以下指挥员和特种兵,也是院校轻武器射击课中使用的武器之一,本文对参训学员学习54式手枪武器常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转载时还增加了若干插图。一九五四式7.62毫米手枪系根据苏一九三三式7.62毫米手枪的图纸、技术条件、工艺资料仿制而成。于一九五四年试制定型,并经总参谋部批准命名为"一九五四年式7.62毫米手枪",简称54式7.62手枪。用途、战斗性能、主要诸元用途54式7.62手枪,配属给我军初级指挥员及特种兵,用以在近距离内攻击敌人和进行自卫。战斗性能使用弹种:为一九五一式7.62毫米手枪弹。其弹头在有效射程内,有足够的能量杀伤人员和马匹(50米落动能为36公斤?米),在100米仍有杀伤力。有效射程:50米供弹方式及容弹具容量:弹匣供弹。容量8发。战斗性能:30发/分。

    QSZ92式手枪

    QSZ92式半自动手枪系统(一般简称为92式手枪)共有两种不同口径的型号,研制这两种口径的手枪系统是由军方使用部门提出的,从1987年开始论证,1994年正式立项,交给工业部门研制。1998年完成了9mm手枪及其枪弹的设计定型,2000年5.8mm手枪及其枪弹完成设计定型。

    中国的92式手枪包括9毫米手枪和5.8毫米手枪两种,两支枪外形相似,内部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因此被称为中国手枪的“姊妹花”。

    研制新型手枪系统是为了替代现装备的仿苏产品54式7.62mm手枪而研制的。要求具有中国特色,总体性能要达到或超过世界同类武器的先进水平,广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并加以创新。为此,军方论证部门科技人员深入一线作战部队、特种作战部队、各级司令部机关和军事院校,以及深入到工业部门有关手枪及枪弹生产厂,召开座谈会,征求对研制新手枪的意见。通过调研,明确了研制新手枪的指导思想:提高武器威力,增大弹头杀伤效果和穿甲性能,减轻武器系统质量,提高武器可维修性;外形美观大方,主要零部件可以互换,便于大量生产。

    在手枪口径的选定论证时,对于应采用何种口径一直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坚持与国外手枪口径统一,主张采用9×19mmPara口径,这种意见占被征求意见人数的17%,其理由是:国外军用手枪大多数采用9mm口径,9×19mm弹采用铅芯弹头,对人员具有足够的杀伤威力,停止作用好,但穿甲性能差。为了满足我军对手枪弹穿甲性能的要求,可以采用钢芯弹头,外形尺寸和内弹道与Para手枪弹相同,新手枪既可以使用新研制的钢心弹,又可以使用Para铅芯手枪弹,有利于作战使用和外贸出口。

    另一种意见坚持采用小口径手枪,占被征求意见人数的63%。其理由是:采用小口径、小质量、高初速弹头提高杀伤威力是现代单兵武器的一种发展趋势,在近距离内小口径、小质量、高初速、大长径比的钢心弹进入人体后易失去稳定性,产生偏航和翻滚,产生较大空腔,对人体具有较大的杀伤作用,并且淬火钢心还具有良好的穿甲性能。另外,由干小口径枪弹质量小,体积小,因而可增加携弹量,减轻士兵负荷,提高作战效能。

    经过论证研究,两种口径方案各有其充分理由,难以取舍。因此,论证部门提出9mm手枪装备营以下军官,5.8mm手枪装备团以上军官。作为新手枪系列,同时进行研制。

    事实上,这两种口径手枪的战术技术指标基本相近,都是根据军用自卫战斗手枪使用要求提出的。在研制5.8mm手枪时,起初研制人员按照战术技术指标要求设计方案,全枪长190mm。在设计方案评审时,专家和军队使用者感到作为装备团以上军官的自卫手枪,体积太大,建议缩短全枪长度。1995年3月在枪弹厂做试验,将弹道枪枪管由110mm减小到90mm,弹的精度和威力与110mm长的枪管基本相当。于是开始进行短枪管方案设计,全枪长为170mm。至1996年2月,短枪管方案做厂2轮设计、试制和试验,均未达到理想结果,射击时震手,枪口火焰和噪声大。1996年3月又回到原定战术技术指标进行长枪管方案设计,直到完成设计定型。

    92式手枪系列的论证、研制工作同时进行。由于9mm手枪要求既可使用新弹,又可使用9mmPara弹,在新弹未研制出之前直接用Para弹进行试验,因此9mm手枪研制进度较快。研制组从十几种方案中初选5种方案提供专家评审。

    两种口径的手枪系统刚开始研制时,研究人员曾提出设想:为了简化工艺、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和便于大量生产及加快研制进度,两种口径手枪采用同一种结构方案。但当时这种设计思想未被普遍接受,于是在科研人员中征集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进行优化设计。5.8mm手枪也有5种设计方案:枪管回转闭锁、枪管随动闭锁、两种枪管起落式闭锁、中间块闭锁。通过对5种设计方案的加工试制、试验,经专家评审,决定采用枪管固定的自由枪机惯性闭锁方式。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双排双进弹匣,铝合金底把和U形塑料护板,复进簧置于枪管下方。

    1995年3月至1996年2月,5.8mm手枪进行了两轮短枪管设计方案试制、试验,但未取得理想结果。1996年3月,设计组根据“保持原指标”不变的要求,重新设计方案样枪,解决了抽壳、供弹等技术难题,但射击时震手现象比较严重。由于9mm手枪通过大量试验,结构比较成熟,尤其是采用弹性发射机支架和发射机构,射击时吸收套筒后坐能量,不震手,握持舒适,手感好。最终决定:5.8mm手枪采用9mm手枪技术成果,两种口径手枪主要零部件通用,5.8mm手枪新方案采用枪管回转半自由枪机原理。通过试验,射击震手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使用部门反映,5.8mm手枪射击时后坐力很小,比9mm手枪更加舒适,精度更好。

    92式手枪系列的两种手枪从外形上看非常相似,区别之处只是9mm手枪握把上有五角星,而5.8mm手枪没有;9mm手枪扳机护圈前有防滑凹陷,5.8mm手枪扳机护圈外形圆滑过渡。内部结构也基本相同,均由套筒、底把、发射机构、弹匣和枪管、枪管套、连接座、复进簧、复进簧导杆与挂机柄构成;零件数都相同,均为41种43件,其中发射机构通用零件16种18件,形状尺寸完全一样。不通用的零件包括枪管、底把、连接座和弹匣。此外自动方式也不相同,9mm手枪为枪管短后坐式,与大多数9mmPara口径的自动手枪一样;5.8mm手枪为半自由枪机式。因此5.8mm手枪的一些部件看起来比9mm手枪简单,例如而9mm手枪的枪管上有闭锁凸笋和导引凸笋,而5.8mm手枪的枪管上则只有导引凸笋。

    过尽管自动方式不同,零部件不完全通用,但两种手枪的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92式手枪采用部件、组件化设计,将零散的零件组合成部件或组件,不仅方便了平时的维护保养,而且又可避免较小零件的丢失。例如,将击锤、击锤簧、击锤簧销、击锤簧座、击发杠杆和套管结合成了击锤部件;发射机组件是由击锤部件、拉杆部件、阻铁部件、保险、单发杠杆和销轴结合而成,等等。采用了一件多用、一件多能的设计方法。例如,复进簧兼作挂机扳把的复位簧,击锤簧座又是保险的定位销等等,这样简化了结构,减少了零件,方便了使用。

    发射机座由优质薄钢板冲压而成,具有较好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套筒后坐到位时的撞击。它不仅结合了发射机构的全部零部件,而且在上部还设有抛壳挺和导轨。前导轨较长,装有连接座,后导轨较短,前后导轨共同导引套筒运动。为了提高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技术人员在发射机座上设置了容沙槽、排沙槽。击发方式为单/双动,因此在解脱待击状态下,只要膛内有弹也可立即射击。

    保险机构包括击针保险和不到位保险。击针保险轴锁定击针,只要不扣动扳机,不论哪种意外事件发生,都不能使击针向前运动。不到位保险可保证每发枪弹的发射都必须在套筒复进到位闭锁后进行,否则即使扣动扳机也不能发射。手动保险机柄装在发射机座上,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可单手操作。保险机柄置于保险位置时,可同时锁住击锤和套筒,这时击锤压不动,扳机也扣不动。保险机柄还兼有待击解脱功能,可使全枪从待击状态直接转换到保险状态,转换中击锤在其簧力作用下复位,但绝对打不到击针,保证使用安全。

    92式手枪的生产中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例如采用热塑性好、强度高的工程塑料整体握把结构代替传统的金属枪底把,加工工艺简单,注塑一次成型,一致性、经济性好;发射机座采用冲压工艺,效率高;采用化学复合成膜技术进行表面处理,提高防腐蚀能力。整体式底把是全枪的基座,安装了发射机组件、弹匣组件、弹匣扣和弹匣扣簧。设置在底把尾部的定位面和在护圈上方安装的挂机柄能将发射机组件稳固地定置在枪底把内。握持舒适、手感好,符合中国人的人体工程,解决了严冬季节使用时冻手的问题。弹匣扣可根据需要调换安装方向,为左手操作者提供了方便。

    92式手枪采用片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在照门和准星上均涂有荧光,便于夜间瞄准射击。从公布的图片中可以发现,准星位置曾发生过变化,在设计定型时的准星位置在枪口帽上,而现在生产的型号则改在套筒前端。此外在底把前端两侧设有沟槽,可安装激光指示器,提高快速射击的能力。

    这两种口径手枪设计定型装备部队试用后,过去的问题再次被提出:军队装备9mm手枪还是装备5.8mm手枪?不过9mm手枪已经被一些大城市的公丶安系统试用或采用。

    QSZ92式9毫米手枪

    QSZ92式9毫米手枪系统,包含QSZ92式9毫米自动手枪和DAP92式9毫米普通弹。该手枪由枪机组件、发射机组件、弹匣组件、握把组件、枪管、枪管套、复进簧、复进簧导杆和联接座等零部件组成,发射方式为半自动。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枪管回转式闭锁机构,回转式击锤击发。枪弹击发后,枪管在弹底压力的作用下带动枪机一起后坐,联接座螺旋面迫使枪管回转实现开锁;枪机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后坐到位。枪机后坐到位后,由于复进簧力的作用,枪机复进推弹人膛。同时,枪管在联接座螺旋面的作用下回转,完成闭锁。不仅重量轻、结构简单,还具有以下特:

    ——功能设置齐全,设有手动保险、击针保险和不到位保险,具有膛内有弹显示、弹匣余弹显示和空仓挂机功能;

    ——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能量匹配合理;

    ——采用枪管回转式闭锁机构,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

    ——采用双排双进弹匣供弹方式,提高了弹匣在恶劣环境下的供弹可靠性;

    ——采用半自动发射方式,具有单动和联动功能;

    ——采用多种设计技巧,简化结构,减少全枪零件数量,在不需要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就可快速进行不完全分解、结合,勤务性好;

    ——采用新型工程塑料的枪底把(套筒座),握持舒适、手感好,射击时还有减震作用;

    ——照门和准星上都装有荧光,便于夜间瞄准,同时还设有激光瞄具接口,便于安装激光瞄具;

    ——双向手动保险扳把和可换向安装的弹匣扣,能方便左撇子射手使用;

    ——必要时该枪还可发射“帕拉贝鲁姆”手枪弹。由于军方对新手枪系统要求有较好的侵彻能力,因此为92式手枪研制的DAP92式9mm手枪弹同北约制式9mmPara手枪弹的外形尺寸及某些参数基本相同,但弹头结构却采用铅钢复合式弹芯。DAP92式9mm手枪弹可与9mmPara弹通用,但对轻型防护目标的穿透能力则大得多,这样既符合了军方的要求,又使92式手枪易于外贸。具有侵彻威力大、精度好等特,在50米处穿透头盔钢板后,还能穿透50毫米厚松木板,杀伤效果明显优于“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92式9mm手枪系统从1992年开始论证,1994年正式批准立项开始研制,1998年设计定型,1999年12月20日,92式9mm手枪及其弹药作为驻澳门部队装备正式公诸如众。

    QSZ92式手枪基本参数

    口径:9毫米

    全长:190毫米

    枪宽:35毫米

    枪高:135毫米

    全重:0.76千克

    枪管长:111毫米

    瞄准基线长:152毫米

    初速:350米/秒

    射程:50米

    枪弹:DAP92式手枪弹

    9*19毫米

    弹匣容量:15发

    全枪寿命:大于3000发

    QSZ92式5.8毫米手枪

    在装备QSZ92式9毫米口径手枪的基础上,又定型生产QSZ92式5.8毫米手枪,该手枪采用了惯性闭锁,枪管回转半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击发后,弹头飞出枪口之前枪管不回转,保证弹头飞行的稳定性;此后,枪管在45°范围内绕其轴线作原地回转,从而减轻了后坐力。与传统的枪管回转式机构不同,传统的枪管回转目的在于闭锁,使枪管与套筒形成一个刚性连接,特是枪管在后坐运动中回转。5.8mm手枪是惯性闭锁,套筒不与枪管发生刚性连接,枪管只有一个绕其轴线回转的自由度,不作纵向运动,枪管回转的目的是通过附加给套筒一个转换质量来使套筒减速。利用手枪的固有零件——枪管来实现减速,而放弃了通过增加机件来实现延迟开锁的传统做法,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全枪零件数。经测试,在25米距离上,射击20发弹,散布小圆半径R50≤2.2厘米,散布大圆半径R100≤5.5厘米。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内外弹道设计,尖头、弧形弹头及钢心铅柱组合结构,该弹在50米的距离上穿透1.3毫米厚的232头盔钢板后,仍能穿透5毫米厚的松木板。手枪弹侵入人体形成的空腔效应是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2.5倍。该枪采用了大容弹量的20发双排双进弹匣供弹。

    研制小口径军用战斗手枪是从1994年开始,经过7年的技术方案论证和工程研制,现已通过国家靶场设计定型试验和部队寒区、热区、盐雾区试验,各项指标全面达到战术技术指标要求。92式5.8mm手枪的研制目的是为军队指挥员及特种部队等战斗人员提供的自卫或军用战斗手枪,主要用于杀伤50m距离内的有生目标。

    研制过程

    92式手枪的研制从论证、研制、定型到生产,可谓是一波三折。

    进入1980年代后,54式7.62毫米手枪越来越显得与时代不相称,因此急需一种新型手枪来替代54式手枪。对新手枪的研制而言,首要工作是论证提出新手枪的发展思路和指标要求。但是在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还很落后,也没有多少技术积累,因此论证工作进行的很艰难。但是,军队论证部门却大胆提出:新手枪要具有中国特色,总体性能要达到或超过世界同类武器的先进水平。通过进一步调研和征求意见后又明确了新手枪研制的指导思想,即:提高武器威力,增大弹丸杀伤效果和穿甲性能,减轻武器系统质量,提高武器可维修性;外型美观大方,主要零部件可以互换,便于大量生产。

    此后,论证部门的科研人员开始对各国装备的手枪进行研究,在当时国外军用手枪大多数采用9毫米口径,如美军装备的M9手枪,奥地利的格洛克17手枪,前苏联马卡洛夫手枪等。9毫米口径是当时军用手枪的主流口径,除马卡洛夫手枪用9×18毫米马卡洛夫手枪弹外,其他手枪都是使用9×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因此如果选择9毫米口径的话,那新手枪的研制工作就会少走好多弯路,国外大量数据资料都可以作为借鉴,且对将来外贸也很有益处。

    当时,中国的5.8枪族正处于研制阶段,经过近20年的摸索,对小口径杀伤理论已经非常了解,采用小口径、小质量、高初速弹丸来提高杀伤威力已经被大量的试验所证实,也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很多人主张研制5.8毫米小口径手枪,统一口径序列。

    一时间,两种意见方各执一辞,争论地难分难解。为此,论证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打肥皂,打钢板,打活猪,光试验消耗的肥皂就达5吨多重。试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最终验证了5.8毫米口径手枪是可行的,而在发展5.8毫米口径还是9毫米口径方面却未能得出肯定的结论。因此论证部门最终提出9毫米口径手枪装备营以下军官,5.8毫米口径手枪装备团以上军官,作为新手枪系列,同时进行研制。这个结论得到了领导机关认可,也因此有了现在的两种口径的姊妹手枪。现在回过头来看,研制的结果并非是当初所设想的,但是以9毫米手枪作为警用,通过扩充弹种来达到特殊的作用效果,而5.8毫米手枪作为军用,也可以说是一种不错的搭配。

    在新手枪的研制过程中同样也走了不少的弯路。开始研制时,总师曾经提出过设想,为了简化工艺、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和便于大量生产及加快研制进度,采用两种口径同一种结构方案。但是这样的指导思想在实际中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由于9毫米手枪要求既可使用新弹,又可使用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在新弹未研制出之前,可用帕拉贝鲁姆9毫米手枪弹进行试验,相比而言9毫米手枪研制进度较快,这也是9毫米手枪先定型的原因。在研制初期,为了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出了可以进行多种方案设计,不断比较、优化的设计思想。经过方案的初选,最后有5种方案参加了设计评审,分别为采用半自由枪管短后坐回转闭锁机构的9A型方案和9A1型方案;采用枪管回转闭锁机构的9B型方案;枪管上下偏移闭锁机构的9C型方案和9-Ⅱ型方案。最后专家建议在9A型方案和9-Ⅱ型方案的基础进一步试制和试验,然后优化成一个方案。通过近5年的多次优化改进设计、试制和试验,最终9毫米手枪及弹达到了设计定型要求,先于5.8毫米手枪设计定型。

    在5.8毫米手枪的方案阶段,有专家提出了5.8毫米手枪作为装备团以军官的自卫手枪,体积太大,建议缩短全枪长度。于是研制人员开始进行短枪管方案设计。但是短枪管方案在设计和试制过程中遇到了很大困难,先后经过两轮设计、试制和试验,均未达到理想结果,出现了射击震手,枪口火焰和噪声大等问题。直至1996年3月,在短方案无法进行的情况下才又不得不重新回到长枪管方案。5.8毫米手枪在设计过程中也提出了枪管回转闭锁、枪管随动、两种枪管起落、中间块闭锁等五种设计方案。经过评审和优化,最终采用了枪管回转半自由枪机方案。自动方式和9毫米手枪不同,这也和小口径弹的特有关,因为5.8毫米手枪在采用自由枪机时后坐能量大,不好控制,而采用非自由枪机方式时又因为能量不够容易导致后坐不到位。

    在两种口径手枪先后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试用后,又出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军队到底是装备9毫米手枪还是装备5.8毫米手枪呢?由于二者均是综合性能较好的手枪,为此又不得不重新组织军事院校和野战部队进行两种手枪对比试验。经过综合各种因素并充分听取部队意见后,认为5.8毫米手枪的综合性能优于9毫米手枪。最终部队决定采用5.8毫米手枪,而9毫米手枪配发给公丶安、武丶警使用。

    内部结构

    92式9毫米手枪和5.8毫米手枪在结构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采用击锤回转式击发方式,发射机构为拉杆分离式,可单动或联动;供弹采用了双排双进结构;握把采用新型工程塑料;设有手动保险、击针保险和不到位保险;具有膛内有弹指示、弹匣余弹显示及空仓挂机功能;弹匣卡笋能左右互换,结构简单可靠;套筒座上留有辅助瞄具接口。两枪大部分零件通用,不通用的零件包括枪管、底把、连接座和弹匣。

    92式手枪在设计过程中将零散的零件组合成部件或组件,方便使用,方便维护保养,体现最明显的是发射机组件,将击锤部件、拉杆部件、阻铁部件、保险、单发杠杆和销轴等完全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为了简化结构,有些零件还可一专多能。

    套筒座为注塑成型工程塑料件,是手枪的基础部件。其主要作用是联接装配其它零部件成一整体,射击时是握持的主体。其内部容纳了发射机组件、弹匣组件、弹匣卡笋和弹匣卡笋簧。设置在套筒座尾部的定位面和在护圈上方安装的挂机柄能将发射机组件稳固地定置在套筒座内。弹匣卡笋可根据需要左右调换,便于左撇子射手使用。

    发射机座为冲压件,弹性好,可起到减缓套筒后坐到位时撞击的作用。其上还设有导轨和抛壳挺,为套筒前后运动提供支撑,并实现抛壳。在发射机座上还设置了容沙槽、排沙槽,提高了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可靠性。

    92式手枪采用片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在照门和准星上均涂有荧光,便于夜间瞄准射击。缺口照门可沿水平方向调整移动。在套筒座的两侧设有沟槽,可安装激光指示器和强光灯等附件,提高快速射击的能力。

    92式手枪设有联动机构,当膛内有弹、手枪又处于保险状态需要射击时,打开保险后即可扣动扳机,扳机拉杆直接带动击发杠杆、击锤向后旋转,转到一定位置时击发杠杆解脱击针保险,单发杠杆强迫扳机拉杆自动解脱击锤,击锤即向前回转打击击针,完成击发。

    92式手枪设三重保险机构,分别为手动保险、击针保险和不到位保险。手动保险与其它制式手枪基本相同。用手将保险手柄推到保险位置时,处于待发状态的击锤便返回到保险位置,此时套筒和扳机处于锁闭状态。击针保险由保险轴及簧等组成,装在套筒座后端并与击针轴线呈垂直状态。在任何状态下击针保险轴都将击针限制在套筒的后方位置。只有当套筒处于完全闭锁状态时,扣动扳机,才能使击发杠杆开击针保险轴,从而解脱击针。在结构设计上有三处起到复进不到位保险的作用。首先当手枪没完全闭锁时,击发杠杆不能解脱击针保险轴,击针处于保险状态,从而保证手枪不能击发;其次,套筒复进到位后有1毫米的自由行程以防止反跳开锁,起到不到位保险的作用;第三,套筒复进不到位时,单发杠杆不能抬起,扳机拉杆不能钩住击发杠杆,不到阻铁,从而使击锤不能解脱。

    92式手枪设置了空仓挂机机构。套筒在弹匣内最后一发弹射出后复进时,便会被空仓挂机扳把卡住,形成空仓挂机状态。如果需要继续射击,按下弹匣卡笋,取出空弹匣,将装有枪弹的弹匣插入并锁住,压空仓挂机扳把或向后轻拉套筒并松手,套筒便推弹复进到位,武器又呈待发状态。再扣扳机,又可继续射击。

    由于发射枪弹不同等原因,两种手枪在结构设计上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自动方式上。9毫米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和枪管回转闭锁的自动方式。枪弹击发后,9毫米手枪枪管在弹底压力的作用下带动枪机一起后坐,联接座螺旋面迫使枪管回转实现开锁;枪机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后坐。枪机后坐到位后,由于复进簧力的作用,枪机复进推弹进膛。同时,枪管在联接座螺旋面的作用下回转,完成闭锁。因此9毫米手枪枪管上有两排螺旋闭锁齿,另外还有一螺旋凸台。而5.8毫米手枪采用半自由枪机式,即自由枪机和延迟惯性闭锁相结合的自动方式。在击发后先是套筒后坐,在套筒后坐一段距离后,套筒内表面的螺旋槽与枪管上的螺旋凸台作用,迫使枪管回转,达到消耗套筒后坐能量、减缓其后坐运动速度的目的。5.8毫米手枪枪管上只是一个螺旋凸台。

    此外其他方面的不同还包括:9毫米手枪弹匣厚度较5.8毫米手枪弹匣大;9毫米手枪发射机座上的弹匣槽宽度较5.8毫米手枪宽;9毫米手枪扳机护圈前端面设有直面防滑装置,而5.8毫米手枪采用圆弧过渡;9毫米手枪在外形尺寸上较5.8毫米手枪长2毫米、高4毫米。

    92式手枪系列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丶军用手枪的发展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也从此在世界先进手枪行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目前中国的手枪正以92式5.8毫米手枪为基础进行扩展,微声手枪等也已先后定型并装备部队,而9毫米外贸型手枪也开始打入国际市场。

    基本参数

    9×19mm型5.8×21mm型

    全枪长190mm188mm

    全枪宽35mm35mm

    全枪高135mm131mm

    全枪重(含空弹匣)0.76kg0.76kg

    枪管长111mm115mm

    有效射程50m50m

    初速360±10m/s480±10m/s

    弹匣容量15rds20rds

    92式9毫米和5.8毫米手枪

    QSZ92式半自动手枪系统(一般简称为92式手枪)是为了代替原装备的54式手枪(仿苏联TT33)而研制的,该枪从从1987年开始论证,1994年正式立项和交给工业部门研制,1998年完成了9mm手枪及其枪弹的设计定型,2000年完成5.8mm手枪及其枪弹的设计定型。

    用户(军方)所提出的新型手枪系统的研制要求除了一些技术指标外,也有一些难以定性或定量的要求,例如要求具有中国特色,要广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并加以创新,总之就是要一支能一眼看上去和国外的名枪有较大区别,并且脱离以往的苏式铬印的新型手枪。

    54式手枪仿制自前苏联TT33托卡列夫手枪,该手枪苏式风格明显。

    在对手枪口径的选定进行论证时,对于应采用何种口径一直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坚持与国外手枪口径统一,主张采用9×19mmPara口径,这种意见占被征求意见人数的17%,其理由是:国外军用手枪大多数采用9mm口径,9×19mm弹采用铅芯弹头,对人员具有足够的杀伤威力,停止作用好,但穿甲性能差。为了满足我军对手枪弹穿甲性能的要求,可以采用钢芯弹头,外形尺寸和内弹道与Para手枪弹相同,新手枪既可以使用新研制的钢心弹,又可以使用Para铅芯手枪弹,有利于作战使用和外贸出口。

    另一种意见坚持采用小口径手枪,占被征求意见人数的63%。其理由是:采用小口径、小质量、高初速弹头提高杀伤威力是现代单兵武器的一种发展趋势,在近距离内小口径、小质量、高初速、大长径比的钢心弹进入人体后易失去稳定性,产生偏航和翻滚,产生较大空腔,对人体具有较大的杀伤作用,并且淬火钢心还具有良好的穿甲性能。另外,由干小口径枪弹质量小,体积小,因而可增加携弹量,减轻士兵负荷,提高作战效能。

    经过论证研究,两种口径方案各有其充分理由,难以取舍。因此,论证部门提出9mm手枪装备营以下军官,5.8mm手枪装备团以上军官。作为新手枪系列,同时进行研制。

    国外手枪多采用9毫米口径,图为着名的格洛克18手枪。

    事实上,这两种口径手枪的战术技术指标基本相近,都是根据军用自卫战斗手枪使用要求提出的。在研制5.8mm手枪时,起初研制人员按照战术技术指标要求设计方案,全枪长190mm。在设计方案评审时,专家和军队使用者感到作为装备团以上军官的自卫手枪,体积太大,建议缩短全枪长度。1995年3月在枪弹厂做试验,将弹道枪枪管由110mm减小到90mm,弹的精度和威力与110mm长的枪管基本相当。于是开始进行短枪管方案设计,全枪长为170mm。至1996年2月,短枪管方案做厂2轮设计、试制和试验,均未达到理想结果,射击时震手,枪口火焰和噪声大。1996年3月又回到原定战术技术指标进行长枪管方案设计,直到完成设计定型。

    92式手枪系列的论证、研制工作同时进行。由于9mm手枪要求既可使用新弹,又可使用9mmPara弹,在新弹未研制出之前直接用Para弹进行试验,因此9mm手枪研制进度较快。研制组从十几种方案中初选5种方案提供专家评审。经过专家评审后,又从这5种设计方案中选出其中两个方案(9A型和9-Ⅱ型)作进一步试制和试验,然后优化成一个方案。通过近5年的多次优化设计、试制和试验,完成了9mm手枪的设计定型。

    9-Ⅱ型方案:枪管上下偏移闭锁机构,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复进簧位于枪管正下方,击锤簧为扭簧,套筒两侧均设有保险扳把,合金底把带两块塑料护板。

    9A型方案:半自由枪管短后坐回转闭锁机构,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整体塑料握把,握把上方两侧均设有保险扳把,全枪为单元化组合式结构。

    两种口径的手枪系统刚开始研制时,研究人员曾提出设想:为了简化工艺、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和便于大量生产及加快研制进度,两种口径手枪采用同一种结构方案。但当时这种设计思想未被普遍接受,于是在科研人员中征集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进行优化设计。5.8mm手枪也有5种设计方案:枪管回转闭锁、枪管随动闭锁、两种枪管起落式闭锁、中间块闭锁。通过对5种设计方案的加工试制、试验,经专家评审,决定采用枪管固定的自由枪机惯性闭锁方式。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双排双进弹匣,铝合金底把和U形塑料护板,复进簧置于枪管下方。

    1995年3月至1996年2月,5.8mm手枪进行了两轮短枪管设计方案试制、试验,但未取得理想结果。1996年3月,设计组根据“保持原指标”不变的要求,重新设计方案样枪,解决了抽壳、供弹等技术难题,但射击时震手现象比较严重。由于9mm手枪通过大量试验,结构比较成熟,尤其是采用弹性发射机支架和发射机构,射击时吸收套筒后坐能量,不震手,握持舒适,手感好。最终决定:5.8mm手枪采用9mm手枪技术成果,两种口径手枪主要零部件通用,5.8mm手枪新方案采用枪管回转半自由枪机原理。通过试验,射击震手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使用部门反映,5.8mm手枪射击时后坐力很小,比9mm手枪更加舒适,精度更好。

    92式手枪系列的两种手枪从外形上看非常相似,区别之处只是9mm手枪握把上有五角星,而5.8mm手枪没有;9mm手枪扳机护圈前有防滑凹陷,5.8mm手枪扳机护圈外形圆滑过渡。内部结构也基本相同,均由套筒、底把、发射机构、弹匣和枪管、枪管套、连接座、复进簧、复进簧导杆与挂机柄构成;零件数都相同,均为41种43件,其中发射机构通用零件16种18件,形状尺寸完全一样。不通用的零件包括枪管、底把、连接座和弹匣。此外自动方式也不相同,9mm手枪为枪管短后坐式,与大多数9mmPara口径的自动手枪一样;5.8mm手枪为半自由枪机式。因此5.8mm手枪的一些部件看起来比9mm手枪简单,例如而9mm手枪的枪管上有闭锁凸笋和导引凸笋,而5.8mm手枪的枪管上则只有导引凸笋。

    不过尽管自动方式不同,零部件不完全通用,但92式的两种手枪的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两种手枪从外形上看也非常相似。以下是两种手枪及54式手枪的基本参数对比:

    发射机座由优质薄钢板冲压而成,具有较好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套筒后坐到位时的撞击。它不仅结合了发射机构的全部零部件,而且在上部还设有抛壳挺和导轨。前导轨较长,装有连接座,后导轨较短,前后导轨共同导引套筒运动。为了提高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技术人员在发射机座上设置了容沙槽、排沙槽。击发方式为单/双动,因此在解脱待击状态下,只要膛内有弹也可立即射击。

    保险机构包括击针保险和不到位保险。击针保险轴锁定击针,只要不扣动扳机,不论哪种意外事件发生,都不能使击针向前运动。不到位保险可保证每发枪弹的发射都必须在套筒复进到位闭锁后进行,否则即使扣动扳机也不能发射。手动保险机柄装在发射机座上,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可单手操作。保险机柄置于保险位置时,可同时锁住击锤和套筒,这时击锤压不动,扳机也扣不动。保险机柄还兼有待击解脱功能,可使全枪从待击状态直接转换到保险状态,转换中击锤在其簧力作用下复位,但绝对打不到击针,保证使用安全。

    92式手枪的生产中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例如采用热塑性好、强度高的工程塑料整体握把结构代替传统的金属枪底把,加工工艺简单,注塑一次成型,一致性、经济性好;发射机座采用冲压工艺,效率高;采用化学复合成膜技术进行表面处理,提高防腐蚀能力。

    整体式底把是全枪的基座,安装了发射机组件、弹匣组件、弹匣扣和弹匣扣簧。设置在底把尾部的定位面和在护圈上方安装的挂机柄能将发射机组件稳固地定置在枪底把内。握持舒适、手感好,符合中国人的人体工程,解决了严冬季节使用时冻手的问题。弹匣扣可根据需要调换安装方向,为左手操作者提供了方便。

    92式手枪采用片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在照门和准星上均涂有荧光,便于夜间瞄准射击。从公布的图片中可以发现,准星位置曾发生过变化,在设计定型时的准星位置在枪口帽上,而现在生产的型号则改在套筒前端。此外在底把前端两侧设有沟槽,可安装激光指示器,提高快速射击的能力。

    A套筒;B枪管;C枪口帽;D复进簧及导杆;E连接座;F击发机构及底把;G弹匣;H挂机柄。

    这两种口径手枪设计定型装备部队试用后,过去的问题再次被提出——军队装备9mm手枪还是装备5.8mm手枪?经过军事院校和野战部队对两种手枪进行对比试验后,有两种传言:一种是仍然和论证结论相同,即9mm手枪装备营以下军官,5.8mm手枪装备团以上军官;另一种传言是军队装备5.8mm手枪,9mm手枪装备执法机构。

    由于笔者是局外人,不敢妄下结论。从一些新闻照片来判断,首先9mm手枪出现的场合比较多,例如派驻海外的维和部队,但这些单位是武丶警,不是正规军,另一方面,05式5.8mm口径微声冲锋枪的定型是有与手枪通用弹药的要求,这预示着5.8口径手枪肯定在部队中使用,而最近香港的军营开放日上展出的手枪也只有5.8mm口径型。此外9mm手枪也已经被一些大城市的公丶安系统试用或正式采用了,也肯定了这一型号有向执法机构销售。

    2001年北京军区派人参加爱尔纳突击比赛时的照片,这一年是5.8mm步枪和92式9mm手枪初次参加此比赛。

    派驻海地维和的武丶警部队装备了92式9mm手枪。

    笔者还没有接触过5.8mm手枪,但对于9mm手枪,笔者的感觉是:握持舒服,操作灵便。92式手枪与54式手枪相比,手感更好,功能更完备。15发双排弹匣也使其战斗力更强。尤其是它具有待击解脱功能和双动击发的能力,这使得92式手枪完全可以上膛后不关保险携行(就像SIGP22x系列那样),遇到紧急情况后拨枪便射。

    比起伯莱塔92/96系列、格洛克系列等国外手枪,国产的92式手枪的人机工程设计显然更符合中国人的手形。比如伯莱塔92手枪的握把对于我来说是明显大了,虽然也能牢固地握持,但要卸下弹匣时却必须稍为挪一下手掌位置才能让拇指够得着弹匣扣。而格洛克手枪的握把虽说指向性好,但笔者和好几个朋友体验过都觉得手伸直时枪口稍为有上翘,也许格洛克手枪的“指向性好”是针对外国人的。而国产92式手枪握持感觉非常舒服,而且弹匣扣、空仓挂机柄、手动保险柄等部件操作起来也很快捷,指向性也很好。再加上有待击解脱功能和双动击发的能力,虽然国产92式手枪与国外名枪相比在工艺、寿命等方面有差距,但却是很适合中国人使用的战斗手枪。

    格洛克手枪以指向性好而出名,但在笔者的体验来说,SIGP22x的握把指向性更好。

    伯莱塔92系列的握把对于中国人来说稍嫌大了一。

    09年“五一”香港军营开放日上展出的5.8mm口径92式手枪,请注意92式手枪的握把较为适合中国人的手形。

    92式手枪性能比之于以往的国产手枪,性能大幅度提高,尤其注重人机工效设计。与国外同类手枪相比,该枪虽然在工艺和寿命上还有差距,但却很适合中国人的手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