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美国之大牧场主

第1413章 三十五亿美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1994年来过华夏,燕京市中心的住宅价格大约在两千六百人民币左右一平方,这个数字深深刺激到了韩宣的小心脏。龙腾小说网 ltxsba.com

    说白菜价那是在糟蹋白菜,应该说跳楼价,将来动不动一平大几万的价格,使得身价数百万人民币的富豪,也只能蜗居在几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从那时起,他就忽然坚定了要回国做房地产生意的念头,可惜当初“风向”还不稳,连是否继续支持改革开放都是未知数,房地产行业也没开放到如今的规模,今年才是最好入市时机.....

    同样是1994年,七月份出台,象征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之路正式启动,今年七月份,国务院又即将颁发,将九四版方案进一步细化。

    这份即将发布的文件,已经有最新动向流传出来,将以“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为核心,使得在新华夏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市场化”将成为住房建设的关键词。

    这意味着,压垮天平的最后一根羽毛被放下,彻底打消了人们“住房由国家分配”的传统观念,从这之后人们想要有自己的房子住,只能花钱盖,或者从开发商那里买。

    未来国内房地产行业的霸主们,大多是从今年开始迅速崛起,伴随着它们壮大的是房价一路飙升,比如众所周知的万达,它在1993年成为国内第一家跨区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

    前些年,韩宣在外滩和平饭店看到王老板和他的家人,那时他就是去沪市看地的,前世得益于今年的深化房改文件,王老板决定开始大步往外省扩张,这才有了未来的万达......

    昨天晚上过来时候,看见新开的内环楼盘房价达到三千八百块一平方了。

    未来工人工资,从现在的一小时五、六块涨到二十至三十块,房价却翻了十倍都不止,远远超过通货膨胀平均水平,这本身就不合理,要涨应该一块涨才对。

    只能说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还没上来,房价先媲美发达国家了,连号称“富豪地产天堂”的英国伦敦都发生过几次泡沫,投资者要谨慎……

    沿着长廊往前走,韩宣吃完包子,手里拿的另一袋准备给伊莎贝莉,保镖们告诉说她往这个方向走了。

    一直来到后花园的小湖畔,湖边柳树刚冒出嫩黄色叶芽,干枯枝条随风舞动。

    湖水挺清澈,源头往南延伸到北海,围墙附近有栏网挡着,里面饲养的锦鲤跑不出去,它们个头普遍在三十厘米以上,什么颜色的都有。

    伊莎贝莉站在亭子里喂鱼,手里拿着块面团,撕下一点揉成小球丢到湖面,很快就被张大嘴巴漂浮在水面上的锦鲤给吃了。

    这种从小被人饲养的鱼很傻,用手就能捞到,前世韩宣在杨州瘦西湖里,轻松捞过一条近半米长的白色锦鲤,不知道做成菜味道怎么样。

    刚冒出尖角的荷叶群中,有几只鸳鸯正在游动,雄鸟肩负着求偶传宗接代的重任,羽毛颜色既漂亮又有趣,它们已经习惯被圈养,划水动作悠哉闲适。

    韩宣对目前局势已经有大概判断,他们这是吃定了开采出来的矿石要买给华夏,所以准备给个下马威呢,本来做好了今天有人来找自己的准备,可是却很奇怪地风平浪静。

    这件交易中能纠结的只有价格问题,因为省去运输成本,价格本就比从国外进口低,稍微便宜点也没事,便宜太多不可能,先期投入的成本摆在这里呢,没谁会嫌钱赚得多。

    至于金矿,韩宣并不认为这些高层们会看重,华夏金矿数量不少,购买它们只会浪费用来投入建设的资金。

    说完把包子递给伊莎贝莉,肉包子都有气味,她并不是太喜欢,将就凑合吃,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坐直升机游览燕京城景点,是个省时间的好主意。

    从半空中全局看古代皇家工程,会更加气势磅礴,顺便也能了解燕京城的建设情况,之前雪山地产公司在这里拿到几块地,有些已经开始开发,刚好顺路去看看。

    在实行严格航空管制的华夏,想要找到直升机可不容易,除了军队以外,只有几个地方有。

    韩宣认识几位将军级别的将领,都有能力帮忙,平时不联系,一联系就有事相求,这么做未免显得太势力,算算时间老爷子应该还没睡觉,于是打个电话请他处理,麻烦自家老头不算麻烦。

    屁大点的事,如果这都处理不好,那老爷子大半辈子就白混了。

    问完地点后,撂下句等着,韩宣便听见滴滴滴的忙音,耸肩对伊莎贝莉说:“直升机找到了,大概很快就会来接我们......”

    说话时候,看见道森秘书领着位老头走来,对方隔老远就伸出手,用英文向韩宣自我介绍说:“你好,我是沪市飞机制造厂的厂长,名字叫做吴作权,很冒昧过来打扰到你,真是不好意思。”

    不管冒昧不冒昧,人已经来了,韩宣握住他的手,对这个职称挺感兴趣,询问说:“我听得懂中文,你是说当年制造运十的沪市飞机制造厂?

    小时候在报纸上看见运十飞机研发计划搁浅时候,我还为此感到可惜。”

    听到这句话,吴作权不由愣住,心想:“看报纸?都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你才多大啊?”

    疑问没有问出口。

    太多往事涌现在心头,他长叹口气,言语间满是感慨:“我那时当运十项目总设计师马凤山先生的副手,也是沪市飞机制造厂的副厂长,这件事我很清楚。

    谁不遗憾呢?

    三千万,仅仅因为三千万人民币的研究经费,主席亲自立项的国内第一次客运大飞机项目,就这么流产了,前期五亿投资全都打水漂。

    马先生离世之前,还打电话哭着对我说,当年的决定错了,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成了他的心结,他不可能死得这么早。

    当年的运十项目设计师,走的走,散的散,一部分设计图纸放在仓库里,如今都发霉长毛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