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龙腾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丧家狗

第32节:丧家狗:我读论语(3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里仁》4.15,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说,孔子的”道”是”忠恕”。更多小说 ltxsba.com

    1950年代,中国取缔和镇压各种”反动道会门”,其中一种,叫”一贯道”。”一贯道”在台湾有不少信徒。(一以贯之)

    15.5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欤)?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无为而治”,是道家推崇的治术。道家讲无为而治,黄老之术,是以黄帝为榜样。这种说法,道家讲得最多,但别人也不是不讲。这种理想,大家都讲,儒家也讲,他们对早期传说中的无为而治,也是抱欣赏态度。只不过,孔子强调的是圣王立身端正,先从自己做起,他的榜样是尧、舜。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主要是专家治国,所谓”七辅”、”六相”、”四史”,就是讲专家治国。战国秦汉流行的黄帝书就是依托这类故事。

    《尚书》有《尧典》、《舜典》,也讲群臣分工,各司其职,是儒家所本,司马迁讲舜臣二十二人(《史记·五帝本纪》),也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道家也好,儒家也好,所谓无为,其实是无不为。当头的不是专家内行,但他会选会管会用专家内行,”一个大笨蛋管一堆聪明人”,当然省心省力。(无为而治)

    15.7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史鱼”,即史鰌,字子鱼,《论语》仅见于此。

    ”蘧伯玉”,已见《宪问》14.25。

    这两个人都是卫国的名臣。他们曾历事卫献公、殇公、亡而复入的献公、襄公、灵公。孔子见过卫灵公,他曾跟季康子数落”卫灵公之无道”(《宪问》14.19)。灵公无道,肯定没跑。但灵公以前呢,什么时候”邦有道”?不知道。

    孔子的处世哲学是,什么时候都应当以直道事人,邦有道,应该出来做官;邦无道,则应退隐。原则要坚持,命也不能丢。

    这段话可能是孔子仕卫期间所讲,即前495-前493年或前488-前485年。(史鱼和蘧伯玉)

    15.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慎言,对说话很讲究。他认为,该跟人交谈而不交谈,是”失人”;不该跟人交谈而交谈,是”失言”;真正聪明的人,既不”失人”,也不”失言”。”可与言而不与言”是属于隐瞒,”不可与言而与之言”是属于急躁。(失人和失言)

    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热爱生命,决不轻易玩命。但生命诚可贵,仁义价更高。他说,志士仁人,不会为了苟活而损害仁,只会为了仁而毅然献身,这叫”杀身成仁”。(杀身成仁)

    15.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为仁,即如何做符合仁的事。孔子认为,首先是和该国的精英,最优秀的大夫,最讲仁的士,和他们搞好关系。这就像工匠要把活做好,先要把工具准备好。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孔子提到”其大夫之贤者”是用”事”字,提到”其士之仁者”是用”友”字。可见,他是把子贡的身份看成”士”。”友”和”侑”有关,基本上是平行关系。西周金文,讲册命仪式,总有”右者”陪受命者出席,这种右者就是”友”。(子贡问仁)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这是讲小人扎堆的情况。

    ”小慧”,是小聪明。

    ”难矣哉”,是形容自己很难这样做。类似的感叹也见于《阳货》17.22。《阳货》17.22说,”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认为下棋都比这强。这段话与之非常接近。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ba.com]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